中秋三日休,几乎都是头一日家宴,二日访友,三日出游,有人休,自有人出行,更有人忙碌。

    邺阳城迎来送往从不缺新鲜面孔,更不缺新鲜事。

    身为都城,繁华那是不在话下,它的繁华能让山村出来的人,看直眼。

    “师姐,这里好大啊!真热闹!”梳着双团发髻十一二岁女童洪红,看着繁华的邺阳城眼花缭乱,“大城的中秋就是和我们小地方不一样!”

    “走了,先去姑姑府上拜见姑姑,你想逛等安顿好了再逛。”琴诗看着手中的地址,背着包袱,准备寻去。

    “师姐,能不能先吃饭,我饿了……”洪红小声询问,脸变的不好意思起来。

    琴诗抬头看天,已经过了晌午了,想着从早赶路到现在,自己撑的住,到忘了小师妹正是受不得饿的年岁,更不好到了姑姑府上蹭饭。

    “是我疏忽了。”她对洪红道歉,左右看眼,从西城门入城,往里走最近的热闹地方,不是西市,而是更近城门的北西市,“我们去那。”

    北西市衣食住行,样样不缺,上到大酒楼,下到街边小馆,无论你是谈生意的,还是歇脚,都有的选。

    她选了一家摆在街边的馄饨摊,要了两碗馄饨,两个椒盐胡饼,很快摊主婆婆煮好馄饨让自家儿子给端上来,黑陶粗碗中馄饨粒粒饱满,入口鲜香,汤底海味十足。

    洪红一口气吃了小半碗,压低声音跟琴诗说,“师姐,大城的馄饨就是好吃,料比家那边包的大多了。”她左右看看,见摊主没注意接着说,“但这价格也太贵了,咱家那边一碗馄饨也就八文,这要二十文。”

    琴诗笑笑没说话,慢条斯理的吃着馄饨,吃相与洪红对比起来,很是斯文,胡饼吃起来也是斯斯文文的,显得与这馄饨摊格格不入,却没有人投来瞩目的目光。

    馄饨摊对面正是一家大酒楼,叫德顺斋,二楼包厢窗户打开,一少女探出头来对着摊子喊。

    “冯婆婆!今天有新鲜的虾子不?”

    少女声音灵动,引得琴诗抬头去看,只见那少女长的明眸皓齿,顾盼生辉,好似那三月开的正艳的桃花,却不见俗气,仿佛仙娥落凡尘,生来就应是那高高在上的存在。

    馄饨摊主冯婆婆一听楼上喊她,问虾子,立刻脸上堆满笑,边用围裙擦手,边仰着头回话,“有,有,有,今儿个上午新买的虾,在水桶里养着,还活蹦乱跳的,世卿来一碗?”

    “麻烦您给我凑一碗。”郦灼华拿出一枚碎银往下抛,“让丫头送上来!跟小二说我点的。”琴诗对她的举动皱起了眉,她的动作让琴诗有种打发叫花子的感觉,让她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