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五一期间的三天爆更完毕,三天十五更!罗罗做到了,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再求几张月票了!月票月票快来吧!
公元1848年4月5日。道光皇帝委任林则徐为议和钦差大臣兼两江总督,任命白斯文为议和钦差大臣的圣旨送到上海。不过几个小时就传遍了这个刚刚开埠的十里洋场。
上海英租界内,原来英国领事馆的楼房门前刚刚挂出了大英帝国驻大清公使馆的牌子。现在大英帝国驻华的公使馆有两个,一个是驻香港的大英帝国驻明国公使馆,另一个就是上海这里的驻大清公使馆。原先英国驻上海的领事阿礼国爵士,也在不久之前因为他在对华外交上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荣升为驻大清公使了。
大英帝国是世界霸主,而且也是在华利益最大的国家,因而列强驻大清的公使、领事,现在也是以大英帝国公使阿礼国为首的。和高高在上的帝国高层们不同,阿礼国爵士还有他的副手,商务参赞巴夏礼都是在中国多年,对这个古老国家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当然现在广东那里突然冒出的朱明政权,也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因此,这二位对朱明政权有着一种天然的反感情绪。
同阿礼国和巴夏礼有着同样看法的,还有从广州调来上海担任法兰西王国驻满清公使的拉第蒙冬男爵。这位奥尔良王朝的忠实臣仆在广州的朝廷里面发现了许多的波拿巴分子!其中有几个的地位还非常之高!这是极不寻常的现象,拉第蒙冬敏锐地感觉到朱济世同波拿巴分子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联系!出于对波拿巴分子的反感,拉第蒙冬也爱屋及乌地将朱明当成了法兰西王国的在华利益的一个重大威胁……不过就事论事的说,情况的确如此,朱济世对于法兰西王国所提出的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借沙面岛等要求,也都一概予以拒绝。
既然英法两国的驻满清公使在对华外交上取得了一致意见,那么其余的西方各国驻满清公使、领事,自然应该跟随他们一致行动了——这个“一致行动”是阿礼国和拉第蒙冬好不容易说服了美国驻满清/大明(兼领)公使德威士、沙俄驻满清/大明公使(兼领)普提雅廷海军少将之后所达成的共识。
有了一致行动这个共识,那么今天,满清朝廷同意和朱明议和的消息传来,英法美俄四国公使,自然都在第一时间聚集到英国公使馆的客厅之内闭门开会了。
看到法美俄三国公使已经到齐,阿礼国坐在沙发上面朝三个微微欠了下声,大声道:“拉第蒙冬先生,德威士先生,普提雅廷将军。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满清皇帝对于议和的诚意,还有促成和议的列强可以从清廷那里得到的报酬——海南岛将会成为一个公共租界,由我们列强共同管理,这将是我们四国在东亚所获得的最大和最可靠的立足之地。在这样的利益面前,我想我们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并且站在满清王朝一边!”
他这开幕致辞很简短,也很明了,在场的三位公使还有巴夏礼都鼓了几掌表示赞同。法国公使拉第蒙冬笑着点头道:“我想法兰西国王陛下一定非常乐意看到海南岛成为西方世界向东亚大陆传遍文明的灯塔。”
他的话说完,屋子里面的另外几个人又一次鼓起了巴掌——他们当然不会想到,拉第蒙冬口中的国王陛下根本不会为台湾成为什么灯塔或是公共殖民地而感到哪怕一丝喜悦的。因为在一个多月前的法国二月**中,路易.菲利普国王已经下台逃亡,奥尔良王朝随之倾覆,法兰西又一次成为共和国。而法国二月**仅仅是1848年欧洲大**的开始……
“对!我们应该狠狠教训一下朱济世那个不识好歹的东方猪猡,一定要让他知道,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说话的是留着法式大胡子的普提雅廷海军少将,他是带着一支小小的舰队来东方的,目的是替沙皇在中国、日本、朝鲜谋求利益。不过很可惜,他的舰队规模太小,还不如朱明海军强大,所以朱济世也理所当然地拒绝了他所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另外,这位沙皇的海军少将也不知道,大明王国的右丞相刘鹏现在正在彼得堡访问,是尼古拉一世沙皇的坐上宾。沙皇的女儿奥尔加.彼得罗夫娜女大公还非常热心地当起了红娘,想将沙皇的孙女亚历山德拉.亚历山大罗夫娜许配给朱济世的儿子……
这个时代的通讯实在太坑爹了!
俄国将军的话刚刚说完,底下就有人高声提出了不同意见:“将军先生!您准备怎么教训拥有最少20万欧式陆军的大明王国?是不是要发动一场针对大明王国的战争?我想我们四国公使是没有这种权力的吧?而且在我国看来,大明王国所采取的政策完全符合一个负责任的文明国家的一切标准——这个国家的市场即使用欧洲的标准来说,也是非常开放的。我不知道你们还想从大明王国得到什么样的利益?租界?治外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这些条件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不会接受的,除非发动一场战争。”
说话的是美国公使德威士,他笑嘻嘻地看着普提雅廷,手里夹着一根雪茄。美国这个列强是名不副实的,只是国土面积看着比较大而已。至于军事实力,肯定还不如朱明。所以对万里迢迢派兵的事情是没有任何兴趣的……而且朱明开放的商业政策也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朱明真的成为某个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对美国肯定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出兵干涉只是最后的选项……”阿礼国爵士对美国佬是没有一分钱好感的。现在可不是1947年,大英帝国根本不用看美国的脸色行事!而且,许多英国人还没有忘记几十年前那场发生在北美十三州的叛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