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席后,岳川并没有离开,而是留在南郭小院和大黄交流学问。
“老师,又要给君上准备文章吗?”
岳川翻了个白眼,“靠他自己,能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吗?”
龙阳的深浅,岳川可以说一清二楚。
写的一手好字,剑气铿锵、恢弘磅礴。
但是说起文章,龙阳真的够呛。
哪怕整天在孔黑子身边熏陶,也没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龙阳“发表”的所有文章,都是岳川代笔,由大黄转交。
“老师,我有一事不解。”
“这些文章,我为什么不自己发表,而是交给龙阳?”
大黄点头。
他在姜国这一年的时间里,深深地了解到人对于“名”的追求。
尤其是“青史留名”。
忠信礼义仁孝等诸多美德,说穿了都是为一个好名声。
龙阳这么孜孜不倦的写字、写文章,也是如此。
老师明明腹有万卷书,随随便便就能获得偌大的文名,为什么全都便宜了龙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