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在的时候,彰德的官绅都恨不得赶快把这些凶神送走,可是官兵一走,他们又发现没有这帮凶神还真不行。玄默一走,彰德官绅又弹劾玄默畏战怯敌。
城外经常传来有流寇逼近的消息,李成栋则稳坐钓鱼台,一概置若罔闻。直到陈永福部加入河南部队序列,接替蔡如熏的职务,进驻彰德,城内局面才慢慢平息下来。
邓玘拿这群猪队友一点辙都没有,曹文诏还在山西,左良玉也依然在北边磨洋工。这两人和邓玘平级,邓玘当然调动不了他们,身为巡抚的玄默更加不是邓玘惹得起的。彰德府是藩王所在地,为了保证赵王的安全,陈永福和李成栋肯定也不会出城。
杨遇春部被歼灭之后,川军的士气十分低落,又不断地遭到袭击,邓玘不敢再在林县耽搁了,转向东南,前往汤阴县,试图与玄默会合。
没想到,河南兵进攻的时候慢慢吞吞,撤退的时候倒是速度飞快。川军赶到汤阴的时候,河南兵的主力都已经跑到卫辉了,走在最后面的王绍禹也已经撤到了淇县。
玄默没有找到,李自成却来了。
联军将老营安置在汤阴县城西边三十里外的黑山岭一带,随后便包围了汤阴县城。
“这汤阴县本是夏代故都,城北八里外的文王庙,就是商纣囚文王的羑里城的故址。武王伐纣之后,封纣子武庚于邶,其地即在城东三十里外,三监之乱后城废。战国时,信陵君夺晋鄙兵权也是在这附近。还有名医扁鹊葬在这里,谢先生他们今天就是去扁鹊庙参拜、买药。晋代八王之乱时,晋惠帝在此地兵败,嵇绍便死于此役。到了宋代,汤阴更是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
闯军行军每到一地,王瑾往往会介绍本地的历史,但他也不是对哪里的历史都清楚,比如说之前在林县,他就只知道有红旗渠,所以也没什么可讲的了。
汤阴城东三十里外的程岗村,是岳飞家族的故居和祖坟所在,今天李自成、张献忠、张天琳、焦得名、刘国能、郭应聘六个掌盘特意前来参拜,拓养坤、王文临、凌邦文三人的营地太靠西了,就没过来。
王瑾带着六位掌盘来到大殿,这里供奉着岳飞夫妇的塑像:“金元之际战火频仍,汤阴沦入女真、蒙古之手二百余年,这座村庄也废弃了,直到明朝开国,程姓人家迁居此地,才复有人烟。这座岳王故宅是景泰年间所建,至今也有约莫一百八十年了。”
六位掌盘和随同而来的十几个头领都下拜上香,如今又到了战乱年代,庙宇久未修缮,显得有些破败。张献忠捐了一百两银子,让村人将岳王故宅维修粉刷一下。李自成本来想不费这个劲了,他们待不了多久就要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村民拿了银子,多半也是用来买粮食。但转念一想,反正岳武穆也不会和老百姓计较,既然现在营中银子还有富余,那还是布施一些吧,说不定还能救几条人命。
众人参拜已毕,转出庙来,一路驰马,来到汤水之畔。一路上人烟很是稀少,许多地方能辨认出原本是耕地,但明显荒废已久,长满了荒草。
纯正农民出身的郭应聘对土地很有感情:“都是好地啊,抛荒了甚是可惜。一面是大家没粮食吃,吃草吃人,一面是地没人种,这世道,真他妈邪门。”
张天琳说:“要是能好好种地,谁他娘出来造反。辛苦一年,打的那点粮食还不够纳粮交租的。好不容易到了农闲,想去延安府当脚夫挣点花用,田主让我给他修房子去,不去就要夺佃。我去他妈的!”
张献忠就是延安人,他说:“你没来也好,来了你也没生意,本地的脚夫都不知饿死多少。”
王瑾说:“这场大劫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灾荒虽重,却也不是处处颗粒无收,若是官府及时赈灾免粮,还是有很多人能凑合活下来。可不管朝廷、藩王、州县里的官吏还是各家田主,几乎全都聚敛如初,甚至变本加厉。皇粮国税不能少,佃租不能少,徭役不能少,陋规杂捐不能少,这他妈谁受得了。老百姓说是逃荒,其实泰半是逃税逃租。逃的人越多,官绅便越是加紧盘剥没逃的人,那谁还不逃?土地抛荒得越多,灾荒便越重,便让更多的人逃荒,最后变成了这般赤地千里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