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元培的以上演讲中,他开宗明义,提出一所大学首先要明确它的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而不是人们升官发财的阶梯。作为学🕵🍻生在学校中应该关注的是知识的学习,而不应该片面地注重分数的🁔高低。在研究学问🂹📪🝫之外砥砺自己的德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也是大学生所必需的。同时,作为学校之主体的师生应该建立一种互敬互爱、互相劝勉的关系。
此后的1917—1923年,被认为是蔡元培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他由此无可争议地被奉为全国学界的领袖。
哪个新上任的校长不说些🞫激昂话,蔡元培的讲演虽然很令北大的师生耳目一新,虽然在讲演现场,大家也确实亢奋过一阵子,但一次讲演毕竟只是一次讲演,热🃨情总会消退,亢奋总会平复。
在大家想来,学校还能怎么样,还不是江山依旧吗?所谓生活还得继续。也就是🚇说,对于新上任校长的就🝊职演说,大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是,很快发生的一件事,让🅽🌁大家不能不对新来的🗢🝔校长刮目相看。
开学典礼没几天,学校大门口的告示牌出🅟了个通知:🃴🜀“以后学生对校长应用公函,不得再用呈文。”
过去,学生有事找校长,要恭🅽🌁恭敬敬的写呈文,校长有批示,公诸告示牌上。呈文和公函可不是文字游戏,这里边的差别可是大了去了。
呈文是下对上,是学生对高高在上的校长的顶礼膜拜。公函是表示,双方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博爱,受过民主熏陶的人就是不一样。这位新🞨🖩校长可不仅是你给他行礼,便客客气气💥🔁♎还礼那么简单。他真的是在奉行人人平等,那怕是学生和校长。
呈文和公函的另一个不同🞫是:呈文可以无视,可以不理睬,校长愿意答复便答复,不愿意答复就石沉大海。所谓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就是校长不愿意,谁也没办法。公函可就不一样了,是必须有答复的。
人是需要被尊重的,被尊重的感觉当然🚓💺不一样。毫无疑问,只有在🄸受尊重的环境下,才🏋😣🃊能培养出独立人格的人。
一个呈文和🉄🄮公函,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也许实在不算什么,而在当时的北大校园,引出的巨大反响,自然是今天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
但是,比起新来的校长接下来🅽🌁的一个重大举措,呈文和公函这等事还真是小😷🅿事一🚇桩。
蔡元培所采取的这一重大举措就是民主治校。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大学的校务由校长、学监等少数人对学校的😚🁼独裁统治。
具体作法就是设立了“北大评议会”,以之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负责制定和审核学校☇☼的各种章程、法令,以及学科的废立,🖣学校的预算、决算等。
这个“评议会”主要由教授组成,校长和各专业学科的学长为当然评议员,其余评议员则由文、理、法、工各科的本科和预科各推举两名教授担任。评议员的任期为一年,期满后即进行下届选举,连选可以连任。从1919年底之后,评议员的产生则改为按名额分配,即每5名教授中可投票选出一个评议员。
北大的第一届评议员有: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理科学长夏元瑮,法科学长王建祖,工科学长温宗宇,文本科教授代表胡适、章士钊,文🕵🍻预科教授代表沈尹默、周思敬,理本科教授代表秦汾、俞同奎,理预科教授代表张大椿、胡濬济,法本科教授代表陶履恭、黄振声,法预科教授代表朱锡龄、韩述祖,工本科教授代表孙瑞林、陈世璋。
前边说过,蔡元培在主持爱国学社时,学社最富特色之处是学生自治制度。学生在校内享有很大的权利和自由。住宿生实行自治制,设有评议会,监督🖲🖧🕃学校行政和学生操行。这里实行的民主治校制度,固然是蔡元培的这种办校思想的继续,只不过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升华和进入更高🟙层次。是他把从国外,学到的民主制度下的学校管理在付诸🛼⚆🏌实践。